吴家大湾遗址考古发现五千年前的“鄂州人”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10-18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洪江)5000多年前竟然已经有古人生活在鄂州这片土地上?近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鄂州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省级文保单位吴家大湾遗址考古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人遗骸,首次完整展现了古早的“鄂州人”。

  吴家大湾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位于蒲团乡何桥村吴家大湾村西北,面积2万平方米。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鄂州市博物馆馆藏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有来自吴家大湾遗址的石斧、石铲、锛、刀以及陶鼎、罐、盆,“那主要是采集所得,也就是文物工作者现场调查时发现的,而不是考古发掘发现。此次地下考古发掘,还是第一次,并且也是鄂州首次发现远古时期的古人完整遗骸。”鄂州市博物馆馆长杨震说。

  为配合武黄高速改扩建,自今年4月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吴家大湾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朱世乾说,遗址是一个椭圆形的台地,周边地势较低,地处湖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搞建设,填湖成地。1954年,此处建一所学校,挖沙坑时发现了这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目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布设探方的方式,开展1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探方中,有古代人留下的墓葬、房址、灰坑、陶窑等遗迹。其中一座墓葬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人遗骸,“经初步鉴定,这是一具男性的遗骸,身高1.75米左右,距今5000多年。陪葬品有完整的陶罐、石钺等遗物,还有一块猪下颌骨。这座墓葬保存完整,墓葬形制很有特色,下一步会对骨骼、葬俗等开展进一步研究。”朱世乾说。

  吴家大湾遗址是鄂州古人的聚居地,此次发掘不仅出土了用于纺织的如杮子饼大小的纺轮,还有一个小陶球,摇起来球里叮当作响,“这是古代孩童的玩具,说明古人很有生活乐趣。”朱世乾拿起陶球演示给记者看。

  此次考古还发掘出了象征权力的石钺,用于劳作的石锛、石斧,这些文物很是精美,还有锋刃。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朱世乾认为,吴家大湾遗址应该是一个文化交汇区,因为这些文物既含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的因素,也含有长江下游崧泽文化因素以及江淮地区的薛家岗文化因素,还含有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因素。

  “初步分析,吴家大湾遗址面积不算大,却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遗址,对研究鄂州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形态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以及古代各地区人类交流等方面有较重要的科学价值。”朱世乾认为。

  吴家大湾遗址的考古发掘第一期工作按计划持续到今年底,所发掘的文物有待作进一步分析鉴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