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鄂州文脉”(上)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07-18
语音:
苏东坡最初的“鄂州印象”
北宋时期,鄂州那时仍因三国孙权建都称帝被定名武昌。而苏东坡因被贬谪黄州,才有机缘南游“武昌”行吟鄂州山水,铭刻“鄂州印象”,留下“鄂州文脉”。
从乌台诗案中刚刚解脱出来的苏东坡,此时44岁,正值人生壮年,初到黄州,他面对当年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难免心生悲凉,但达观旷达的苏东坡没有消沉。他在黄州把家小一安顿,就急急忙忙要过江到鄂州来。
据他在《樊山记》中所叙,在15年前,他曾经来过鄂州,登过西山,也知晓西山有竹,西山脚下有个樊口,樊口那里还有武昌鱼。难怪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就兴冲冲写下了“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说是“初到黄州”,实则在赞美鄂州风物,这也算是对15年前鄂州风物的一个美好追忆。如今,15年弹指一挥间,苏东坡急忙过江来看鄂州,其弟苏辙在《武昌九曲亭记》中道明了缘由,即“齐安(黄州)无名山,而江南武昌(鄂州)诸山,陂陀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罕至”。
可见,苏东坡这位刚刚从监狱里走出来的“文化大家”,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是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肆意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送到当年还很萧条的黄州,这样心境的好坏程度可想而知。
正是遭遇如此心境,鄂州西山便成了他“初到黄州”时急于行走的一种寄托之地,他在《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中,就刻画了自己急切到鄂州走走的心情,即“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他来了,兴之所至,情之所系,游了西山,便感慨良多:“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高谈破巨浪,飞屐轻重阜。”他在这里不仅自称“徐行欣有得”,还初步打算在鄂州买田,在西山盖房子,在西山竹林深处打口井,还想用西山的菩萨泉水酿酒……这就是苏东坡当年被贬谪黄州初期时的“鄂州印象”,以及其谋求隐居的理想化生活蓝图。
常来鄂州西山“寻野梅”
余秋雨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说了很多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遭遇的悲凉故事和肺腑之言,叙述了当年以舒亶、李定、王圭、沈括等为代表的一群小人,对苏东坡陷害攻击的一张张丑恶嘴脸,他痛斥了中国历史上对文化大家无端生发的邪恶、低贱和粗暴。
是的,苏东坡突围,他是突围了那些小人们设置的藩篱,他在受到无端折磨后终于走出了邪恶的魔掌。到了黄州,他终于可以暂时不与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人周旋费神。他在黄州安于一份小闲职。闲职也罢,他就有空闲常常来鄂州、登西山,一来鄂州西山,他就满腔激情,他就心旷神怡,他就诗情迸发。在我看来,这才是他成功突围的一种稀释愤懑的表现形式。苏东坡在一篇《答吴子野尺牍》中,告诉朋友说:“对岸即武昌诸山,时时扁舟独往。”他在给上官彝的书信中叙述就更为周详了:“所居临大江,望武昌诸山咫尺,时复叶舟纵游其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千万,恨无一雨略写仿佛。”他在《武昌西山诗》中的序言中也自白道:“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可见,他一次次南游鄂州,一次次“意适忘返”。
苏东坡一次次来到鄂州西山,又一次次写信给远方的友人和诗文读者,所叙文字,均多为对西山的溢美之词。如在《秦太虚题名记》中说:“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在《与司马温公尺牍》中说:“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下,此幸未始有也。”苏东坡谪居黄州,却偏爱鄂州山水,且多留下了吟游文字。一位文朋诗友近日利用双休邀请去看看鄂州最高峰四峰山,临出发前,专门整理了苏东坡当年吟游鄂州的诗文竟有20余篇(首),我在四峰山闲游得空看了几遍,感慨良多。这些篇目大多为传世诗文,其中直接写鄂州西山的就有《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樊山记》等,还有间接写西山的,如《南堂·望西山》《定惠院夜月出望樊口》等。在写鄂州西山的诗文中,我以为给鄂州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武昌西山诗》,因为这首诗篇中有几句把鄂州景物写得太过精彩:“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蒐。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上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可想当年苏东坡对鄂州西山景观风物的一往情深。
自古以来,松、竹、梅一直被世人公认为植物王国中品性优良的代表,有“岁寒三友”的美誉。而这“三友”,在鄂州西山皆有。西山多松,仅在九曲岭一带,当时就有“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堪称松景奇观,而万松岭一带尤甚。在那个年代,苏辙来看望其兄,两兄弟有幸同游西山,就曾一块到万松岭观松听涛,苏辙就有“策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的诗句记之。西山松多、竹多,梅亦多,苏东坡每次来到西山,就会“步上西山寻野梅”,他还留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两句名诗,刻画西山松风、流泉;他还用“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昼眠”四句诗,分别描写了西山及周围地区四季各自不同的景色。(庞良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