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杰:一“麦”相承美山水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8-16 语音:播放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等,是民间纯手工技术,已有千余年历史。它通过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

  今年57岁的范文杰,是东沟镇樊家庄的农民艺术家,与麦秆画结缘36年。他曾先后创作出《梁湖八景》《梧桐湖八景》等,受到业界一致好评,还获得“湖北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称号。

  麦秆画难被众人接受

  范文杰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时,他担任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办黑板报、墙报等。1979年他高中毕业后,上过美术培训班,到鄂城县文化馆学习过,他四处拜师学画画,素描、国画、油画等,他都有涉猎。

  1983年,镇文化站站长请来一名民间麦秆画艺人,向大家传授技艺,并在文化站办起了麦秆画厂。范文杰一下子来了兴趣,废弃的麦秆居然还能作画,真是新奇。从小就有美术功底的他上手特快,成为当时同一批进厂的5名成员中最快学会的。

  麦秆画的工艺流程较复杂:先把麦秆刨平,再经过熏、蒸、漂、烫等工序制成麦秆片,然后根据创作构思把麦秆片粘到画板上。刚开始,范文杰制成的作品较粗糙,且耗时长。他曾经仿制了北宋名家崔白《寒雀图》的麦秆画,仅鸟的羽毛就剪了上万片麦秆,花费近2个月时间。“即使我们很用心做,但当时人们对麦秆画认同度不高。”范文杰创作的100多幅麦秆画少有人问津,只是偶尔有人家结婚,会来定制几个小纪念品。

  工厂步履维艰支撑了一年后关闭了。为了生计,厂里其他几位工人纷纷另谋出路,而范文杰辗转湖北通山、浙江东阳、深圳、北京等城市,为企业做产品设计。在外期间,他一有空就制作麦秆画。

  1984年,范文杰回到东沟镇任文化站站长,这一当,就是10年。范文杰说,这是他潜心创作麦秆画的最佳时期。他不再有后顾之忧,每天将群众文化工作处理完毕后,就把所有时间投入麦秆画创作中。麦秆画需要掌握的剪纸、油画在内的各种美术技能,他都细细研究。

  麦秆画走进大众心里

  “总是一个人欣赏自己的作品,挺没意思的,要是能把麦秆画推出去就好了。”2004年,在家人支持下,范文杰成立了梁子湖工艺美术制品有限公司。想法是好的,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麦秆画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价格很高,普通百姓难以接受。”范文杰又遇到了之前同样的问题,还亏损了几万元。

  成本高、耗时长,怎样才能在不影响画质的同时,又能缩短工时呢?摆在范文杰面前的这一问题,像一座大山横在他心头。2006年,范文杰去北京、武汉等地学习,发现自己原来为了制作材料光滑,前期会将麦秆刨得很薄很薄,这很耗时。为此,范文杰改良了方法,大胆吸收烙画、版画、雕刻的手工技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这么一改,时间缩短了不说,他的麦秆画还保持了麦草的自然光泽和纹理,形成丰富的层次和色变,表现力得到极大提高。

  2009年,范文杰将公司名称改为湖北吴都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全新的麦秆画得到了认可。当年,厦门一位老板以每幅260元的价格,一口气订购了范文杰的1000多幅作品,全部卖到欧美。为保证麦秆质量,范文杰还种了5亩麦子,每年手工收割。“如今,我摸索出新工艺,制作速度快多了。”范文杰说。

  范文杰的麦秆画越来越受人关注。他的作品《秋牧图》,在“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博览会获铜奖;表现梁子湖渔民生活的《捕鱼图》,获湖北省二轻工业系统艺术创作二等奖;2014年,在华中旅游博览会上,他创作的《水乡情韵》系列作品获金奖。

  2013年至2017年间,他潜心制作麦秆画系列作品《梁湖十景》《梧桐湖八景》等。“越是地方风情,越能体现个性和特色,越有看头。”范文杰在简化工艺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在内容上动心思。

  期待传统工艺薪火相传

  麦秆画虽美,也有市场,但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学这个必须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而且对画画有极大的兴趣爱好。”说起麦秆画的传承,范文杰毫不避讳,“它学起来慢,又不是很好就业,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想学。”

  范文杰如今制作麦秆画已有36年,在成立公司的同时,还开了2间工作室。儿子、儿媳、女儿等都主动加入制作麦秆画的行列,跟着范文杰学习。“麦秆画倾注了父亲很多心血,所以他特别希望这项工艺不要流失。”范文杰的女儿范秋君说,她原本在外打工,知道父亲创业开公司缺帮手,便主动回来帮忙。她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素描、工笔画等都十分擅长,现在做起麦秆画,也是得心应手。今后,她还会继续和父亲一起,将麦秆画发扬光大。

  为了宣扬麦秆画,这些年,范文杰还经常外出讲课。他被聘为湖北省职工讲师,去武汉讲授麦秆画制作工艺,在鄂州职业大学给学生们讲课,好让更多人了解麦秆画的魅力。

  2013年,范文杰获得“湖北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称号;2018年,他获得“新鄂州人”称号;今年,他又获评“鄂州工匠”。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发掘更多喜爱麦秆画、有绘画天赋的年轻人才,让这项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鄂州的文化能够借助麦秆画这张名片,让外界更多人知晓。”范文杰说。

  记者 姜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