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村提振乡村“精气神”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4-19 语音:播放

  通讯员肖军

  “原来剪纸也很简单,比打牌有味多了,我要好好学学。”平时爱打点小牌的村民胡开梅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4月14日上午,为增强传统剪纸艺术的生命力,杜山镇社工站、先台村妇联及团支部联合邀请市益赢雕花剪纸服务中心,在村里开办剪纸培训。

  红纸一张,剪刀两把,三折四叠,五修六剪,变化万千。走进杜山镇先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楼,剪刀的咔嚓声与村民的欢笑声共同奏响了乡风文明和谐曲。

  “李老师,能不能教我剪个‘春’,我想贴在窗户上。”村民程丽芳谦虚地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营请教。“好啊!回去后你还可以教家里的细伢。”

  “春”“福”等各式各样的文字,龙虾、金鱼等栩栩如生的动物,村民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不一会儿,就创作出了赏心悦目的作品。

  鄂州雕花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俗称“花样”。“在我眼里,雕花剪纸不是浮于表面的一项技术,而是蕴含着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想让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焕发新的生命力,走进群众、服务人民是必经之路。”已连续5年免费为村民传授剪纸技艺和赠送剪纸作品的李国营说。

  “雕花剪纸小时候都玩过,这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牵系着我们的根和魂,不能丢。剪纸培训进村,也为乡村振兴积攒了文化动能。”先台村党总支书记范忠林说。

  近年来,先台村注重以文化铸魂赋能,深入挖掘村史和村名来源,修订村规民约,投入200余万元建设3个文化广场,完善健身场地设施5处,打造240余米的文化长廊,弘扬民歌、雕花剪纸等传统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文明乡风,提振先台村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手把手教村民剪纸

村民展示自己的作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