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强化武昌鱼品牌建设,推动武昌鱼研发、育种、养殖、加工、营销、休闲渔业、餐饮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武昌鱼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武昌鱼品牌价值达300亿元。
重点工作
1、优化武昌鱼品牌形象
优化设计“武昌鱼”区域公用品牌LOGO、宣传语和吉祥物。结合“团头、高背、宽腹”的产品特征,全社会征集武昌鱼品牌推介词,提高武昌鱼辨识度。
2、规范武昌鱼品牌管理
依托市国有投资平台,广泛吸纳全省武昌鱼产业相关企业、机构参与,成立省级武昌鱼协会组织,制定品牌管理办法,明确授权许可标准、方式、评价和退出机制,进行武昌鱼品牌统一管理。实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模式,开展集中授权活动,加强授权企业管理,在产品包装、企业门楼、餐饮门头等显著位置统一使用“武昌鱼”品牌标识,坚决打击非授权企业滥用品牌行为。
3、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围绕武昌鱼繁育、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产业链全环节,对现有标准进行全面的清理、规范和修订,制定一套满足产业发展、可操作性强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强标准体系与品牌授权机制的全面对接,禁止向非标准化生产的武昌鱼产品进行授权许可。
4、举办武昌鱼消费季活动
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作用,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重点城市举办武昌鱼消费季活动,面向当地餐饮企业、经销商、采购商和消费者,集中开展武昌鱼产品展销、美食体验和文化推介,展现武昌鱼独特魅力和经济价值,拓展市场份额,提升武昌鱼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强化种质 资源保护利用
加快推进国家级武昌鱼原种场改造,申请开展特许捕捞,扩大武昌鱼原种保育规模。建设武昌鱼良种场,提档升级一批工厂化繁殖车间,实现武昌鱼苗种繁育量级突破性发展。
6、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区
以环梁子湖和沿长港河流域为重点,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以武四湖、三山湖等为核心推广大水面增殖渔业,全市建设10万亩武昌鱼高标准养殖示范区,专养2斤以上大规格武昌鱼。
7、发展武昌鱼设施渔业
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市国有投资平台,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改扩建、新建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武昌鱼设施渔业,大力发展吊水渔业,拓展养殖空间,提高武昌鱼品质。
8、组建武昌鱼产业研究院
以市国有投资平台为主,整合武昌鱼原种场资源,联合广东海大集团和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水科院长江所等科研院所组建湖北省武昌鱼产业研究院。重点开展武昌鱼优良品种、养殖模式、“爆款产品”、经典菜品和营养学特性等基础性和创新性研究。
9、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推进无肌间刺武昌鱼新品种审定上市,保障其在湖北转化。依托武昌鱼产业研究院,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根据市场主体需求,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10、完善武昌鱼供应链平台
建立供应链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武昌鱼从鱼苗繁育、成鱼养殖、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订单追踪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依托武汉新城临空农产品交易市场(双保障中心)项目,布局建设武昌鱼数字化交易展示中心、价格指数发布中心、质量检验检测及品牌授权中心等“三大中心”,掌握全国武昌鱼定价权。
11、推广“活鱼到家”模式
发挥花湖国际机场物流优势,在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分别布局建设武昌鱼产地仓,支持市场主体在北上广深等全国重点城市建设城市仓,提升武昌鱼品质,提高配送效率,打造链接北上广深,辐射全国的武昌鱼“活鱼到家”供应链,抢占中高端市场。
12、做强武昌鱼餐饮企业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餐饮企业“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开设一批武昌鱼美食专营连锁店。在全国餐饮名店,重点推广“一红(红烧)、一白(清蒸)、一金(香煎)”三大菜品,塑造武昌鱼经典菜系。
13、培养输出“武昌鱼师傅”
加强与楚菜研究院合作,培养一批武昌鱼专业人才,向全国输出“武昌鱼师傅”劳务品牌,扩大武昌鱼美食影响力。
1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推动省水产集团深入融入武昌鱼产业发展。支持市国有投资平台采取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投资武昌鱼产业。鼓励武昌鱼龙头企业进行设施设备改造,提质扩规。
15、打造武昌鱼加工集聚区
谋划建设武昌鱼加工园,引导武昌鱼加工及产业链企业入驻园区,打造武昌鱼加工集聚区。依托湖北省武昌鱼产业研究院,开发鱼露、蛋白肽等精深加工产品,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武昌鱼药膳产业,拓宽武昌鱼产品矩阵。
16、丰富武昌鱼城市元素
进一步丰富樊口武昌鱼公园、鄂州园博园、城市主干道、核心商业区、高速进出口等城市重点区域武昌鱼元素,打造沿梁子湖(岛)、长港河至长江的九十里武昌鱼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建设武昌鱼街区、武昌鱼博物馆、武昌鱼风情岛等城市地标。重点沿梁子湖和长港河流域发展武昌鱼休闲渔业和武昌鱼主题民宿业。
17、深挖武昌鱼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和整理武昌鱼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开展文化展览、烹饪技艺传承等活动,出版《中国武昌鱼》书籍,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和传播武昌鱼文化故事。
18、塑造武昌鱼文化IP
结合梁子湖生态文明馆建设,打造武昌鱼文化展示中心。支持梁子湖区申报武昌鱼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强武昌鱼文化创意开发和多领域应用,创作一批武昌鱼文创产品、一部武昌鱼动漫和系列武昌鱼短剧,推动武昌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提升。
19、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加大对武昌鱼产业企业服务力度,降低担保费率,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创新开发大规格武昌鱼养殖专项保险,提高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市场主体养殖风险。
20、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建立武昌鱼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武昌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对入库项目重点支持,促进武昌鱼产业高质量发展。